發布日期:2021-10-30 瀏覽:
|
|
· 個人信息: |
· 研究方向: |
姓名:張曉瑜 學科:課程與教學論 職務:教授 電話: 電子郵箱:1403415182@qq.com 通信地址:浙江省溫州茶山高教■園區NBA比赛在哪押注 郵編:325035 |
課程哲學、課程設計與開▽發、綜∮合實踐活動、勞動教育 |
· 教育及工刺绣作經歷: |
|
1990-1994 杭州大學教≡育系學習 1994-1998 溫州師範學院工作 2008-2002 華東師♂範大學教育系學習,獲教育▲學碩士學位 2002-2008 溫州大學工作 2008-2012 哈爾濱師範大學學習,獲教▂育學博士學位 2012-今 溫州大學工作 |
|
· 學術成果: |
|
一、 科研項目 |
|
1. 從“實體”走向“有機”的課程觀研罪恶昭著究着急(13FJK0015),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】助項目,主持 2.提高中小學生勞動素養的學校々課程發展研究(21NDJC019Z),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铁扣課題,主持 3.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道德成ξ 長及其對策研究(11YJA880158),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,主持 4.教師教雄赳赳气昂昂育專業“綜合實踐♀活動課程”內容創◆新研究(SCG168)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,主持 |
|
二、教學項目 |
|
1. 《校本伪钞課程開發》 ,國︼家一流課程(2020110355),核心成員 2. 教師教育專業“綜合實踐信用才活動”內√容創新研究(10JY10B),溫州大學教改課題,主持 3. 《課程設計與厉害吧開發》 “三維雙軌”課程內容開發◢研究,溫州大學教改課題,第2 |
|
三、代表性╱論文 |
|
1. 海洋主題研學旅行課程開入口之一發實踐探索——以溫州極地海洋世界為例 地理教育,2021年第8期 2. 中小學研學旅行必須走課程化之路 教育教逾绳越契學論壇,2020年第9期 3. 我國研學旅行研究的現狀、熱天上明月點及前沿:基於SPSS和CiteSpace文獻計量分析∏ 中學地理置买教學參考,2019年第12期 4. 基於自主學習過程模型的師生互動及武林成效探討↘ 黑龍江教育學院失落胜利者的护肩學報,2019年第9期 5.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價值觀教育:問題與∑對策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,2017年第1期 6. 教師個人有機課程觀的建構:基於過程哲學視孔庙角的分析 教育研究,2016年第5期 7.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道◣德成長的問題與對库尔森营地策 教育理論與實踐,2015年第5期 8. 論“有根有翼”課程↑價值觀的構建:基於過程哲學地球人與中國文化融合的視角 教育研究,2013年第2期 9. 課程改革呼喚“有根有翼”的課程思想 課程·教材·教法,2013年第10期 10.論教育∞改革的思維方式——以新課程為例 當代教育科直冲學,2011年第8期 11.實體的放逐與過程的☆拯救——論懷特海對西方實體觀的終結和超越 自然辯證法研究,2010年第11期 12.想象·創造·責任——懷特海大學教育思想及其當※代啟示 高教探索,2010年第3期 13.新的超越——課程實施的復雜觀取向 學術論壇,2009年第6期 14.非難為 怕不為——一所農村小學校本秩序之源胸甲課程開發的啟示 中國教⌒育學刊,2009年第4期 15.美國課段煞气式課表:經驗與啟示 課程·教材·教法,2009年第2期 |
|
四、學術著作 |
|
1. 《有機宾斯匹德課程觀研究》 中國㊣ 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6年5月版 專著 2. 《綜倾覆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:基★於教師教育的視角》 黑龍江教育出ξ版社 2011年7月版 專著 3. 《課程與教學的領導與管理》黑龍观察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合著 |
|
五、 獎勵榮譽 |
|
1.個人榮譽: (1)溫州大學優秀〓教師(2005) (2)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特別獎(2013) 2.教學獎勵: (1)《教育學》教學改革與☉創新,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羊肠鸟道等獎(2001) 3.科研獎勵: (1)課程表編制研究,浙江省高Ψ校科研成果三等獎(2007)/溫州市哲學社∴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(2008) (2)綜合實踐活動徐新芝課程的理論與實踐——基点铁成金於教師教育視角,浙▓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(2012) (3)有機課程觀指導下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研究「,浙江初级屠兽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※(2018) |
|
六、人才工程/學術兼職 |
|
中國教育學會課程論學術委員會理事 溫州大學世界溫州人研究中心研究員 浙江省中小學研學旅行▅研究與指導中海外心副主任 溫州大學實ζ踐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|
|
七、學術講座及田埂會議 |
|
自從2010年以來,面向中小學〖開展了《班主闲散任工作》、《學校德育》、《學校課ω 程規劃與實施》、《有效教學》、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》、《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》等講座100余場。在歷屆全國課程論年』會、兩岸三○地課程論壇、上海國際課程論壇等學術會議上作專題發言。 |